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步入快车道

  • 2021年11月17日 08时
  • 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 百家号
  • 0



5年来,云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快“走出去”步伐,农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正在改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稳中有进。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诺邓火腿已经成为云南农产品的明星产品,活跃在火腿车间的“新农人”徐琨斌是诺邓火腿的明星推广人。

退伍后的徐琨斌看准家乡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回乡创业,开办一家火腿加工厂。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他积极与国内电商平台寻求合作、对接政府部门寻找帮扶合作,解决产品单一这一困扰诺邓火腿发展的关键点。

2013年初,徐琨斌的火腿加工厂年产量仅3吨;2019年时,产量达到100吨,加工销售诺邓火腿1.86万只,产值1600万元。通过像徐琨斌这样的“新农人”示范带动,高原特色农业得以健康发展,引领一方致富。

近5年来,云南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物联网、农业资源等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全面提速,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农业社会化服务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已建成曲靖市麒麟区等3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家级示范县。

2020年,云南省农机作业面积10256万亩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2015年的47%提升到50.03%;2020年底,全省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38个,实现营业收入3371亿元,其中省级以上企业900户。家庭农场超过5万个,农民合作社超过5.8万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推进产业兴旺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首位要求。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推动全省农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91亿元,同比增5.7%,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农村电商全面提速,2020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8.77亿元,同比增长38.34%。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得到质的提升,八大重点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16%以上,八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6867.3亿元。全省有机产品有效证书达1349个,全国排位提高到第三位。

如今,“云系”“滇牌”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出口农产品323.8万吨,同比增16.4%;出口额360.7亿元,同比增8.9%。其中鲜切花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

越来越多的“云品”出省,成为云南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最有力证明。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上,南涧彝族自治县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核桃产品上架即售空。企业负责人看到产品热销的场景十分感慨:“以前做农业企业只想着把产品做好,正式进入一线市场时才发现云南农产品还有很多短板,如包装跟不上潮流、广告宣传用语不符合规范等,任何一项都可能影响好产品进入高端市场销售。近几年,企业着力补短板,产品不仅‘走出去’了,还进入了一线城市的各大高端市场。”

通过红云核桃一家企业的成功“走出去”,南涧县核桃产业得到发展壮大,既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又解决了林农的后顾之忧。

“绿色”已成鲜明底色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突出绿色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环境资源管控,积极推进减量增效、绿色替代、种养循环、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水平,云南农业绿色发展动能明显增强。“绿色”正在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云南茶叶驰名中外,但不少茶叶主产区的茶农收入一直很低。为了找到茶农致富之路,不少地方通过社会组织、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链绿色有机发展,线上线下齐发力等方式让茶农获益。2017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就以“爱心茶园”为发展引擎,以普通茶园的提质增效助推精准扶贫为核心目的,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电商企业+茶农合作社联动作用,开创一种新型茶产业开发思路。该项目是对普通茶园提质增效改造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小散乱的局面,使茶产业发展走上绿色化、专业化之路。

2020年,云南省八个重点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已达6867亿元,增长20.8%;茶叶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全国第一。

新闻现场

寻找云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红河县城出发,沿着元蔓高速公路往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方向行驶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红河县的“萨王纳”——红河谷山地未来乡村振兴创新中心。

记者初次来到这里时恰逢云南雨季,一场大雨后,地面水份迅速蒸干,完全没有大雨过后的景象。“这里是云南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缺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但独特的气候正是云南发展多样性农业的优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徐建初说。

过去5年,云南农业除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开始不断寻找新的可能。在红河干热河谷里,猴面包树、印度金合欢、牛角瓜等迎着阳光茁壮成长。徐建初认为,光伏+循环农业正是山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近几年研究成果来看,通过技术、创新、能源等多维度融合,利用光伏发电发展光伏绿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可延伸至具有科技、示范、民族文化、旅游康养为一体的新农业模式。

云南省适宜开发干热河谷农业的地方还有很多,前景巨大。隆阳区干热河谷地带是“保山小粒咖啡”种植最佳适宜区,全区咖啡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三,产量居全省第一,从事咖啡生产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113户,产业基础扎实。该区将以发展绿色有机咖啡基地为基础,建成高黎贡山精品咖啡产业带10余万亩。以打造滇西边境咖啡拍卖中心为亮点,进行产加销、农工贸、农文旅一体化开发建设,推动“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释放花卉品牌效应

每次花卉展上,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亦真亦假的菊花总是最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让一朵菊花呈现7种颜色,并不是给花染色,而是采用特殊的生物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水分、光照,调节酸碱度等,使每朵菊花的根部吸收生物炫彩素,让多种色彩均匀地呈现在花瓣上。为让菊花变“彩”,虹之华园艺的技术团队用了3年。搭配上保鲜剂,七彩菊的保鲜期能比一般鲜花长一周左右。

1998年,虹之华园艺公司总经理薛建平从上海市农业局来到云南,开启创业之路。整地理墒,起早贪黑,一路艰辛,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起好了步。

20余年来,虹之华园艺公司从露地种到拱棚种,再到标准大棚水肥一体化种植,见证并参与了“云花”事业的起步、发展、壮大。

“特别是2018年以来,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着力在绿色上做文章,虹之华园艺连续获得‘十大名花’殊荣,品牌效应得到了极大释放。5年来,虹之华园艺用心经营好嵩明、开远基地,新建祥云、姚安园区,基地规模从600亩发展到现在的2300亩,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出口菊花种苗1亿多枝,占日本市场的50%以上,为‘云花’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薛建平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Copyrights © 2019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临夏州凯润农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陇ICP备1900281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290102000167号